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浑南科技城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25-07-21 13:51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一、规划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沈阳考察调研时提出“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解决‘卡脖子’问题。” 规划建设浑南科技城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沈阳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举措。

浑南科技城启动区是引领科技城建设发展的先行区域,启动区以人才友好、环境优美、服务高效、交通便捷、低碳智能为特色,规划定位为科技城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的引爆点、新旧动能转换发动机的主引擎、新质生产力发展示范区的先行区。

image001.png

浑南科技城及启动区规划鸟瞰图

二、项目位置及占地面积

浑南科技城启动区位于科技城核心区南部,东至沈中大街、南至沈丹高速-四环路、西至智慧大街、北至创新路,总面积7.2平方公里。

image003.png

浑南科技城及启动区位置示意图

三、规划结构

启动区内构建“生态优先、科技引领、轴线串联、组团布局”的空间格局,沿科技中轴,主要布局盛京门庭、智慧之云、科学家工作坊等大型科技服务节点。依托自然河流和汇水路径构建生态廊道。在智能小镇、研发片区、综合科研片区、中试片区和成果转化片区,重点布局支撑现代科技产业体系的发展空间。形成“一轴、多廊、五片区”的空间结构。

image005.png

规划结构示意图

四、规划建设特色亮点

1.科技引领,实现科技产业用地融合布局

强调土地利用高效复合,以“重大科学基础设施”为龙头,围绕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构建支撑现代科技产业体系的发展空间,科技产业用地比例占比60%以上。创新科研、科创、科教“三科”用地布局,科研方面集中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充分发挥集聚效应;科创方面结合科技服务设施布局科创园区,围绕小镇布局具有研发、中试、生产功能的创新型产业园区;科教方面分散布局科技教育设施,将科教元素融入科技城每个角落。

image007.jpg

科技产业用地混合布局模式图

2.平台推动,布局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服务空间

规划布局能够承载科学技术攻关和产业转型的科技服务设施配套空间,形成辐射全省及东北地区的创新平台、知识产权中心、科技交流中心、临空商业综合体等,提升科技服务吸引力。

image009.png

科技服务平台规划布局示意图

3.立体开发,打造北方特色地下步行城市

遵循空间立体化、功能复合化的思路,采用“统一规划、整体控制、分类建设”的立体开发模式,融合低效用地盘活政策,合理改造地铁车场,降低邻避效应,提高土地使用效能。按照TOD理念,结合三处轨道站点实现站城一体化开发,使用整体开发、地下联通、弹性预留手段,建设高密度微循环的创新城区。

image011.png

立体开发示意图

4.服务筑基,配置吸引英才的公共服务设施

围绕科技产业人才喜好,为他们量身定制生活工作环境,吸引人才集聚发生碰撞交流,建设科学家家园、国际人才社区、创客社区等生活空间,配套全龄友好的教育、医疗、文化、健康、休闲设施,满足科技人才居住需求。坚持产业社区化、城市生态化、生活人文化、功能国际化,以风景、人文、时尚为元素打造青年友好型街区,以平台、环境、新经济为重点建设人才成长型城市。

5.生态营城,构建突出自然本底的开放空间体系

顺应自然、依形就势,依托桃仙河和自然汇水线,以生态林地为生态本底,打造蓝绿空间体系,巧妙空间韵律变奏,将硬朗庄严的城市中轴转化为自然生态的π型廊道。规划特色公园8座以及多处绿地、广场等休闲景观空间,形成“三生融合”贯通场景。

image013.jpg

6.外联内通,建设智能便捷的综合交通

以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体系为支撑,建设高品质低碳示范区,实现 高效、智慧、绿色 的未来交通愿景。按照“窄马路、密路网、微循环”理念布局道路,同时打通机场西出口,规划胜利大街、长青南街快速路,形成连接机场和主城的交通大动脉。

7.绿色发展,实现低碳、韧性、智慧的市政供给

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生态循环构建、清洁能源推广、智慧互联融合、资源无废利用、安全韧性保障五大措施,构建“生态绿色、清洁低碳、智慧互联、安全韧性”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

image015.png

五、运营情况

经过3年的精心建设,浑南科技城的空间形态、核心平台、基础设施已基本成型。打造了以科学家工作坊、智慧之云孵化器、科技服务街区为代表的创新发展空间;建设了以辽宁材料实验室和辽河实验室为支撑的科研实验空间;形成了主题公园、生态水系点缀围绕的绿色生态空间,充分满足科技研发需要、企业成长需求和项目落地条件。

image017.jpg

image019.jpg

智慧之云孵化器

image021.png

科学家工作坊

image023.png

科技创新街区

image025.png

运动公园

浑南科技城启动区已从基建攻坚迈入产业与创新双轮驱动阶段,物理空间基本建成、创新平台密集落地、成果转化机制突破、政策服务闭环成型,正加速成为东北新兴产业的策源地和新质生产力示范区。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东北中心在浑南科技城启动区揭牌运行;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联合举办了创新科技成果路演活动,展示了众多前沿科技成果,吸引了众多企业前来交流合作;辽宁材料实验室、辽宁辽河实验室已投入运行,超大型深部工程灾害物理模拟设施加速建设,未来工业互联网大科学装置、高能射线多束源多维成像装置、全脑在体神经元解析成像实验装置加快推进预研论证,392个科技创新平台投入使用。集中入驻重点科技项目50个,其中院士科技创新中心3个、要素功能服务类项目10个、联合共建类项目3个、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34个。下一步重点将转向深化产业链布局与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区域振兴提供核心引擎。

image027.png

image029.png

东北大学创新港及超大型深度工程灾害物理模拟设施

版权所有: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京ICP备05073892号-2
网站管理: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合作电话:86-010-82819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