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吴唯佳:用区域优势来协调发展

2014-09-30 10:43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9月14日上午,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联合主办自由论坛四“区域协同规划”在海口市香格里拉一层宴会厅1厅召开。论坛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展望与思考”为切入点,组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不同区域规划专家学者开展深入交流,为深化区域协同发展与规划提供理论支持和对策建议。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规划系主任吴唯佳作为本论坛的主持人,首先为各位专家抛砖引玉,引导各位专家思考当前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的挑战、经济发展转型的压力下,怎样更好地用区域优势来协调发展,更好地推动国家工业的现代化发展。其具体发言整理如下:

当前,我国或者整个规划面临着三种情况,就发展阶段而言,我概括为我国进入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去年新的国家领导人、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之后,我国的发展重点跟之前的发展有所调整,所以国家发展规划处在新的阶段;第二就发展方式来看,国家发展方式转变已经成为新的常态,当然我国城市战略也处于新的阶段,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做到区域规划协同发展。我想简单说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在全球经济发展变化的情况下,正处于向特大城市地区或者是城镇群为支撑的转变中。特别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全球资源型竞争的严酷局面,特别是最近几年以来气候变化为主的全球环境保护的人居挑战催生了整个世界范围城市发展中的大城市、大城市地区和城市群战略迅速崛起,引起了各国家各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过去几十年里面,我国的特大城市、特大城市群快速发展,对我国的城镇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了要建设国家城市群格局这种设想,去年年底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也提出了新型城市战略,都将城市群的发展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从目前来看,美国成立了2050年国家委员会,针对全球资源环境的严峻局面,提出了要建设11个城镇群以保护美国国家资源环境在全球的垄断地位。在欧洲金融开展的欧盟空间研究基于全球气候变暖及世界能源变化的格局提出了所谓“四个空间牵引”,以将欧洲所谓的五地区包括伦敦、巴黎、米兰、慕尼黑等地区作为欧洲最重要的经济核心区和城镇群地区。但是全球化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城市区域发展将迎来巨大挑战。

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的发展提出了要求,指出北京的经济要进行区域协调、区域发展。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下,京津冀采取了具体行动,比如说前段时间河北、天津提出要建设一万平方公里所谓功能区的构想,暴露了当前经济发展、区域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一些难点。同样长三角、珠三角这些以地方经济为目标的发展区域面临着怎样共同应对资源环境和全球经济发展转型挑战的难题,怎样提升区域治理能力、区域规划、合作发展等问题。另一方面就资源环境来说,我国特别是京津冀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要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大城市地区或者城镇群地区,比如说欧洲,欧洲现在大概有1亿人,五百多万公里,适合人居用地大概是200多万平方公里,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面积13亿人口,但是真正适合人居估计在200多万平方公里不会超出这个数,就这个比例来看,欧洲和我国比值差距是巨大的。具体到京津冀来看,京津冀有1.08亿人口,22万平方公里面积,这22万土地面积要承受1亿人,相对欧洲的面积差距很大。同时京津冀还面临水资源环境保护等巨大挑战。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进行经济发展方式调整,怎样适应京津冀区域发展这样大的格局也有许多的难点。具体来看,最近京津冀在做一些规划,北京在做总体规划,比如说城市发展要重视健身,充分认识到城市发展在规划上进行了所谓要解决严重的城市病问题,另外城市发展战略特别是北京的城市发展战略要进行调整,要认识北京自身的优势,对北京来说要白菜叶不要白菜帮子。另外在新型城市化里面要重视以人为本,要把城市发展和老百姓的生活提升结合起来等等。前面所述都指向了我们当前面临这些人口资源环境的挑战、经济发展转型的压力下,怎样更好地用区域优势来协调发展,更好地推动国家工业的现代化发展。

我想有这么几个议题需要我们关注,第一为了应对资源环境压力和保护国家长期发展需要的战略储备需要怎样的城镇化,如何协调城镇化资源环境保护在国家区域战略方面的合作。第二城乡统筹核心地区这是中央对北京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如何促进城镇群内部和外部的人口流动,促进和区域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协同;在发展方式上怎样把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科技创新用到推动特大地区和城镇群内部的与城市区域之间和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产业协同发展。怎样推进特大城市功能特别是北京的首都功能区域布局。当然了在这种情况下构造怎样一个顶端设计或者说国家区域的顶层设计来促进区域协同治理、促进自上而下的战略协同和区域协同以及自上而下城市之间、部门和地区之间的协作,所有这些我想都是我们今天的议题。

版权所有: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京ICP备05073892号-1
网站管理: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合作电话:86-10-82819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