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年会动态

司马晓:规划师的共同培养——从筑基到破关

2014-09-25 11:19   来源:UPDISCC  作者:司马晓

编者按

在刚刚结束的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全国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和城市规划执业资格指导委员会四大机构联合举办了名为“规划教育——从学位教育到职业发展”的高端论坛。据石楠秘书长介绍,这是首次四大机构联席会商规划教育问题。

本文根据司马晓院长在本次会议上的发言整理而成,充分诠释了规划设计研究机构对青年规划师培养的关注和期许。

序言

在“从学位教育到职业发展”的语境下谈规划教育,实际上是在谈一种覆盖了一个青年规划师从第一天接触规划学科到终有一日自成一体开宗立派的“大教育”。在这种时间跨度上,人才培养绝不是简单的“高校育人,企业用人”的概念,而应当倡导高校和企业对规划人才的“共同培养”。

伴随着学科进步与知识迭代的加速,未来每一位规划师在职业生涯中都难免经历一次甚至几次大的知识迭代。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责任还会越来越重,“共同培养”的机制在规划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也会越来越高。

本文以“三个互补+一点期望”来尝试诠释青年规划师的校企“共同培养”。

筑基篇

第一个互补是通才与专才的互补。对用人单位而言,所有刚刚步出校门的人才都可以视为通才。从专业技能角度看,高校的专业教育唯有“通”才能兼顾年青人职业发展的多样性,有的可能从事规划设计,有的可能从事规划管理,有的可能继续从事学术研究。而更重要的是从价值观角度看,每个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都在深深的影响员工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烙印才是最大的“专”,甚至是“专一”。很多规划师在一个单位工作的越久越觉得无法割舍,更多的是对企业共同价值观的认同和依赖。所以,企业和高校实际上在青年规划师的价值观塑造上跑了个接力棒。

第二个互补是专业与职业的互补。这种互补不仅仅体现在高校打下的专业基础和企业提供的职业培训上,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年青人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士的若干心理转变:从外部驱动到自我驱动,从付钱心态到收钱心态,从独自工作到团队工作,从对自己负责到对城市负责等等。而这些转变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规划研究的对象从虚拟课题变为了真实课题,对规划研究的评价从重过程重方法变为了重结果重成效。换句话说,规划设计做得好不好不再只关乎自己的成绩,而是关乎几万人甚至百万人的生活。真实的城市规划是规划师世界观的折射,这种剧烈的转变是需要以健全的世界观为支撑的。于是,企业和高校在青年规划师的世界观构建上又跑了个接力棒。

第三个互补是学识与常识的互补。和高校提供的学位教育比起来,企业对年轻人的培养有很多超出知识和学术范畴的内容,比如生活、比如诚实、比如合作,甚至比如婚姻和家庭,这些我们可以统称为常识教育或者人生教育。并非哪一家企业特意要去开展这样的常识教育,而是工作本就是生活的另一面。任何一家企业的薪酬制度、工时制度、福利制度、休假制度、工作组织等等,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都折射着企业所倡导的人生观。而这些和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常识,在中国高校的学位教育中比较难触及到,可以算是由企业补上了这块短板。

前文以三观教育的互补戏说了一下高校与企业在青年规划师成长中“共同培养”的现状,可以称之为青年规划师培养的“筑基”。下面还想提出一点面向未来的期望。

破关篇

我们在青年规划师的成长中很容易发现这样两个现象:

1、越工作越觉得当年在学校没学透,越实践越明白当年老师们授课的苦心,甚至工作几年后又捡起当年的课本来重新自学一遍。

2、每过3-5年,年青人往往会进入一个个人成长的平台期,或者叫关隘。想要破关而出再上层楼,仅靠自己的力量非常吃力。

那么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高校与企业对规划人才的“共同培养”不要止于接力棒的一次性交接,而是在规划师的整个职业生涯中连续的交替培养。由企业和高校共同建立一种规划师回炉淬火的机制(非学位),让进入平台期的职业规划师能借力高校这样学术前沿来突破个人发展的关隘。

尤其是在知识迭代越来越快的信息时代,高校和企业都需要通过这种长效“共同培养”中的教学相长来推动整个学科的进步。


版权所有: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京ICP备05073892号-1
网站管理: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合作电话:86-10-82819057